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推进四个回归】陈壹丹:“壹”片丹心著文章(图)

作者: 刘雨璇 张琦璇 摄影: 宣传部

2018-12-12      字号:【    

未标题-1

 

【名片】陈壹丹,中共预备党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1503班学生。曾任西山文学社副主编。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湖南省首届大学生评论文写作大赛三等奖、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写作大赛一等奖等,曾被评为2016—2017年度三好学生标兵、百优女大学生等。

“博尔赫斯站在轮船甲板上扔一枚硬币与契诃夫小说《苦恼》中精神悲剧有何联系”,面对台下众多专家学者,身旁的强劲对手,陈壹丹从容不迫地作答。她从“悲雪、哀逝、温情”三个方面娓娓阐述,旁征博引,例举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中外文学作品,最终凭借着丰富的学识和扎实的功底获得湖南省第三届写作大赛一等奖。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在比赛中摘得硕果,源于她长期的积累与付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陈壹丹受外公的影响,从小便热爱阅读。“外公有一个阁楼专门收藏书籍,我童年里最开心的时光就是翻阅外公的书籍”。那个布满灰尘的阁楼里既摆放着拼音版的四大名著,也有晦涩难懂的《四库全书》、《儒林外史》。在书香的熏陶下,陈壹丹养成了每晚睡觉前必需阅读的习惯,没有书本她就无法入睡。到了中学,即使学习任务重,她依然坚持阅读。她常常会用省下的零花钱租书,“花5角钱租来的一本书能借我看很久,有时晚自习我也会偷偷看”陈壹丹笑着回忆道。长期的阅读积累,使她拥有较为厚实的文学积淀,这也成为她参加各种作文比赛获胜的法宝。除了自己读故事,她打小时候起就喜欢听一位放牛的邻居讲故事,从上天入地的妖魔鬼怪到民间的奇闻异事,那种绝妙的精彩让她乐在其中,同时促使她去学习过硬的表达能力,这使她更加坚定了写作之路。

“学而不思则罔”。陈壹丹在阅读的同时也喜欢思考,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在写作大赛中,她正是因为发现了契诃夫和博尔赫斯在悲剧精神上温情的联系,才使自己的论点新颖别致。她阅读偏向于沿着一条线索。比如说她喜欢看汪曾祺的小说,便会接着看他老师沈从文的作品,沿着这条线索探索下去,最后发现大部分的思想都会源自于一些外国作家,这时便能轻易地总结出这些作家作品的相似处。寻找书本之间的联系能使知识系统化,寻找书本与生活间的联系则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她有一次在听同学抱怨饭食里含杂物后,立马讲出《秦腔》里一段关于厨子不良习惯的描写,两者比较不仅增添了乐趣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陈壹丹勤于摘抄,在文章中摘抄句子,在电影中摘抄台词,从小到大积累了几十本摘抄本,久而久之这些语句潜移默化地成了自己的东西。她每晚睡觉前都要翻阅从前的摘抄,“摘抄不仅慰藉了我的心灵,还承载着回忆,每看到一段摘抄便想起了我读这本书时的岁月”。摘抄也是让她深度思考,牢固记忆的不二法门。她在摘抄完《红楼梦》里金陵十三钗的判词后,经过多次的翻阅摘抄本,不仅牢牢记住判词,更把它们背后的意蕴理解得十分透彻。“厚积而薄发”,长久的积累使得她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也对字词的掌控运用自如。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壹丹的心是自由的,她不受外界的影响,不被功名所羁绊。其实陈壹丹在第二届写作大赛中铩羽而归,那时的心情有些低落,但她只用了三天的时间恢复。她并不认为只有奖项才能衡量写作水平,但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写作的笃定的心。在此次写作大赛捧回一等奖后,她没有被喜悦蒙蔽双眼,还是回归原状,安心学习考研。“我只是把这份开心掩埋在心里,因为我和文学大师之间还隔着很长的一段距离。”陈壹丹如是说。

陈壹丹喜欢写散文、小说还有影评,她常常在知乎、豆瓣里发表一些原创文章,“因为那里没有网友认识我,我可以自由发挥,构建自己的思想王国”。陈壹丹的名字恰如其人,“壹丹”即一片丹心。她对写作付出了一片丹心,也因此实现着人生的蜕变,诚如她挚爱的一句名言:“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

科院官方微博
推荐热点